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导读
索引号: 4311000032/2020-00564 分类:  
发文机关: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20-10-13
名称: 瑶乡大地春潮涌——江华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纪实
文号 :    
瑶乡大地春潮涌——江华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纪实
2020-10-13           来源: 永州日报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永州日报记者 万珂铭  通讯员  张秀玲  唐世日  杨丁香

十月,秋高气爽。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四联水库移民安置区,灰墙青瓦的瑶风建筑错落有致,花草依然繁茂,空气格外清新,儿童在欢笑嬉戏。

2017年,移民陈朝晖从大山深处搬进四联安置区,今年创办了华瑞电子厂,招有员工30多名,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12名。作为四联移民理事长,陈朝晖感到很满足。这是江华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效的一个缩影。

“南岭无山不有瑶”。地处南岭北麓的江华,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这是一片远离尘嚣的山水,有着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这也是一片饱受贫困的土地,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贫困县的帽子戴了多年。

近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政策光辉照耀下,瑶山人民奋力脱贫摘穷帽,千里瑶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11347人,2018年整县脱贫摘帽,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瑶山人民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正在变成美好现实。

打造一支撤不走的工作队

“守着几亩薄田种稻谷,不知道怎样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几年前,涛圩镇大山口村贫困户宋华稳对走访他的驻村扶贫队长、第一书记欧健发牢骚。欧健听在耳里记在心里,经过多方考察发展香芋种植是不错的选择。他带着村支两委和贫困户到外地和邻村学习取经,最终为村里取回“真经”:鼓励村民发展香芋产业。2017年,宋华稳仅种植香芋纯收入10万余元,一举脱贫。

这是江华坚持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打造一支“撤不走的工作队”带来的可喜局面。

江华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让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经风雨、受历练。制定六级责任清单,层层签订责任状,县乡村三级挂图作战。县委书记带头联系1个乡镇、2个村,每个县级领导联系1~2个贫困村、每个机关单位包扶1~3个村。把脱贫攻坚列入全县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评先评优、提拔使用和年度考核等次挂钩。

以集中换届为契机,扎实推进乡镇党委、村两委班子、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确保抓脱贫攻坚有力量、有队伍。选送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到中南大学学习,3000余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致富带富能力。按10%的比例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大力开展“村霸”和涉黑涉恶问题集中排查整治活动,问责村干部17人次,提高基层组织的组织力。通过抓党建、强支部、提素质、增内力,为脱贫攻坚工作打造“不走的工作队”。

按照“全覆盖选派、精准选派、尽锐出战”的思路,全县有贫困人口的304个村(社区)都选派了驻村工作队,全县共选派871名干部驻村帮扶。组织9279名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中小学教师、医务人员结对2.8万贫困户,每人帮扶不超过5户,每月走访帮扶贫困户不少于1次,帮扶情况实行“积分制”管理。

建好一个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家门口就业,赚钱养家,幸福!”9月6日一大早,在大圩镇两岔河灯草村的赵新贵准时来到扶贫车间开启上班模式,他满脸的笑容说:“自从搬到了烟草站安置点后,心里舒畅了,人也更有精神!”

和赵新贵一样搬出大山,感到舒心的,全县有2106户10126人。他们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沱江、大圩、水口、码市、涔天河、小圩壮等12个乡镇政府所在地,过上了好日子。

搬得出还得稳得住,稳得住就得靠能致富。“必须抓好就业,把合适的岗位送到群众手中,就是扶贫,就是扶志”。

为此,江华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产业脱贫模式,帮助8.5万个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和就业稳定脱贫,基本实现了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要么有产业,要么有就业,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对于有一定务工技能的青壮年贫困劳动力,引导到园区企业务工。江华高新区引进规模工业企业97家,培育电子信息、新型能源、新材料、电机等七大产业,目前有产业工人1.3万余人,吸纳3125个青壮年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工资3万元以上,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针对一些留守贫困劳动力因需照顾老人小孩、无法外出务工,就业无门、增收无路的情况,支持和引导小微企业进乡村开设“扶贫车间”。全县486家皮具、制衣、制香等小微企业到村办厂,吸纳了1.3万余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人口3980人。

对于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人口,在全省率先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安置房建在集镇上,将一楼设计为架空层,配套建设标准厂房,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搬迁群众楼上住家、楼下就业,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县共投入资金60756万元,搬迁安置2406户10126人,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引进小微企业98家,提供就业岗位1600多个。

兴起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

“湘桂有缘来相会,红山富隆结良缘。姻缘将来结硕果,柑橘就是牵线人……”白芒营镇社湾村红山果业基地上,几十名村民正在除草,欢歌笑语不断。唱歌的是70岁的杨美容,她家20多亩荒山流转给富隆果业,她在基地务工,每年土地租金、务工收入近2万元。

“以前的瑶歌可没这么喜庆。”村民杨新秀搭过话茬,“红山又叫蚂拐山,居住偏远路不通,全村都是茅草屋,穿不暖来吃不饱……”刚亮起嗓子,杨新秀就停住了。她笑着说,“现在日子好了,幸福歌都唱不完,再唱过去的歌没意思。”杨新秀比杨美容小4岁,她家也流转土地,年收入4万元。

红山村是一个因缺水干旱致贫的小山村,2016年合并为社湾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带领群众发展水果种植,引进广西富隆公司到村里建基地。支部书记周其芬第一个带头流转土地30亩,其他村干部和党员、组长紧随其后,全村流转土地1600亩,带动周边村流转土地1万亩,全部种上了柑橘。通过“支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做起来了,农民有土地流转收入,又有务工收入。

要高质量脱贫,必须要有支撑!这个支撑,就是发展产业。江华从实际出发、尊重市场规律,按照“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农民富在产业上”的思路,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建基地,保障了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2014年以来,通过产业扶贫带动8.5万贫困人口脱贫。

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有条件的村每年流转山地300亩以上。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引进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经济组织建农业基地,让贫困劳动力获取土地流转收入和务工收入。近年来,引进和培育390多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山地20万余亩,发展优质果蔬、食用菌、茶叶、生猪等产业,带动2万多个贫困人口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帮助7000余名文化程度低、务工技能低,仅会做简单农活的50岁以上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托起一个共同富裕的明天

坐在明亮的新房里,看着女儿曾李婷背上书包去县城上学,涔天河镇新庆社区李莲花回想起近几年来的生活变化,感慨万千。

李莲花丈夫病逝多年,家中还有80多岁的婆婆和上初中的女儿。2015年,李莲花因意外事故瘫痪,全家唯一的顶梁柱也倒了,一家人生活陷入深渊。了解到李莲花家的困境,驻村工作队为她家落实了各项政策,将她全家纳入低保,为曾李婷落实教育助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为她购置家具、安装水电,帮助她搬进了集镇的新家。

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犹如阳光,照亮她的家,温暖她的心。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建立县级深度贫困家庭子女入学资助专项基金,对深度贫困家庭子女实行“零负担”精准资助;发放贫困家庭学生各项教育补贴2.5亿元,免除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4420万元。建立县级健康扶贫基金,对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后自付医疗费用仍然有较大的大病重病贫困患者,予以救助救济。将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标准提高到4.5万元/户,2014年以来共改造贫困户危房6476户。

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一方面,严格落实好低保、五保、养老等各项兜底保障政策;另一方面,创新推出“兜底贷”“贫困妇女贷”,打造了20万头生猪养殖金融产业扶贫项目和涉及6家新三板企业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产业扶贫项目,参与项目的2.75万个贫困对象可稳定受益20年,确保这类贫困群体收入稳定超过脱贫标准。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脱贫攻坚,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试点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对接,共筹集各类爱心资金8000万元、爱心物资5000万元、为贫困群众提供4500余个就业岗位,成功对接贫困需求1.49万余条,对接爱心捐赠3645个,得到帮扶的贫困群众达2万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 顶部

主办单位: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永州市冷水滩区逸云路1号13楼 政府网站标识码:4311000032 电话:0746-8368590

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05009375号   E-mail:yzfgw@163.com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